蘇報訊(駐高新區首席記者 周建越 實習生 葛圣心)何山路西延,是一條與太湖大道平行的線路,是為減輕太湖大道壓力而新建的一條主要大通道。
日前,記者來到工地現場探班,只見這里雖然施工已基本停止,但留守上班的工人依然忙碌。“我們留守是為了守護90米寬大基坑建設安全,讓工地在建工程不出安全隱患。”正在執勤的高新區何山路西延三標段工人王臣卿告訴記者,項目方為照顧像他這樣的留守員工,今年春節期間還專門邀請他的妻子、孩子來蘇“反向探親”,這讓他“既溫暖、又幸福。”
何山路西延工程為東西走向,起點位于何山路湘江路交叉口,向西穿越支硎山、白馬澗景區后接龍池西路,終點位于龍池西路馬澗路交叉口。
“一直以來,開車進入高新區西部片區主要是通過太湖大道。近年來,隨著周邊人氣越來越旺,太湖大道車流量越來越大。為了緩解交通壓力,2018年9月,何山路西延工程啟動實施。”負責該工程一期三標段的中鐵城建集團項目經理侯傳彥告訴記者,他們三標段隧道是從白馬澗水塘中間東西向穿過,其中部分范圍采用大放坡開挖,基坑上口寬度達90米,最深處達18米,這在整個工程中是絕無僅有的。只有保護好這個碩大基坑,才能確保整個西延工程建設的順利推進。
記者在大基坑看到,由混凝土與粗鋼筋灌鑄的大隧道已基本成型。由于大基坑像一個封閉的大漏斗,底部極易積水。“施工范圍土質的條件較差,蘇南地區雨水又多,如果基坑內的積水不及時抽走,就會對基底造成不良影響。”侯傳彥說,春節期間,項目部安排了10多人輪值,每天輪流巡查,檢查基坑范圍積水情況,為了應對暴雨等惡劣天氣,現場還配備了多臺備用的水泵、水管等應急物資,在確?;影踩耐瑫r,確保節后施工人員進場可以立即復工。
如今,即便是工程主體停工了,但部分員工春節并不能放假。記者在該工地食堂里的冰箱中看到,為了讓留守職工過個歡樂祥和年,他們備足了豐盛的“年貨”,包括新鮮凍豬肉、牛肉、咸肉、各類冰魚、豆制品、水餃等。項目部還提前布置了對聯、燈籠等。生活區的中國結、紅燈籠格外醒目。“大年夜當天,我們項目部10多人將一起聚餐,在蘇州度過一個歡樂年。”侯傳彥說。
讓39歲留守員工王臣卿感到特別高興的是,作為黑龍江人,他隨項目來到蘇州已很久,一直難與家屬團聚。今年工程部特批,在三標段允許兩名員工家屬“反向探親”來蘇州陪伴過春節。前幾天,王臣卿滿心歡喜地接到了來蘇過年的妻子與孩子。
記者在工地臨時搭建的兩間“客房”看到,每間“客房”內搭起了兩張床鋪,干凈而整潔;上下可拉的藍色窗簾,更為整個房間增添了溫馨與浪漫。